校友会

杰出校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 > 杰出校友 > 正文

袁江鹏

发布日期:2025-05-09 作者: 点击:

一、个人简介

袁江鹏,男,中共党员,1998年12月出生,2022年6月毕业于吕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专业。现任职于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人民政府,担任党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堡子湾乡团委副书记、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在校期间历任系分团委宣传部部长、新媒体中心主任、系学生分会常务副主席等职,在校期间获评“吕梁学院优秀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优秀组织者”“平城区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参加工作后迅速成长为基层治理骨干,用实际行动诠释吕梁学子的责任担当。

二、成长故事

(一)求学经历:思想铸魂 实践筑基

在吕梁学院求学期间,袁江鹏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分团委宣传部部长,他深度参与第九届计算机文化节策划,贡献创意智慧;升任系学生分会常务副主席、新媒体中心主任后,更以主导者身份统筹第十届计算机文化节全程。从主题遴选到流程编排,从技术保障到宣传推广,他带领团队突破传统框架,创新活动内容,吸引2000余名师生参与。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擦亮系部品牌,更锤炼了其项目统筹与创新能力,为日后扎根基层、开拓工作新局面埋下创新种子。

专业研习方面,他聚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在高文莲教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吕梁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历时4个月的深度调研,他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线上问卷、专家咨询四维方法,访谈10余位农村电商带头人,构建起涵盖物流网络、人才培育、品牌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型。通过SWOT分析精准定位吕梁市电商发展的四大优势、三大短板、双重机遇与核心挑战,创造性提出“全产业链服务构建、职业农民培育、品牌质量提升、物流体系优化”的四维发展路径。这份带着泥土气息的研究成果,既夯实了他的专业根基,也为投身基层治理提供了前瞻视角。

2020年暑期,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青春兴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赴大同市云州区开展服务。作为志愿者领队,他协助团区委组织2批次大学生实地学习活动,服务返乡青年100余人次;全程参与大同市黄花采摘节志愿服务,在采摘区、包装车间提供后勤保障;创新搭建“企业—商户”对接平台,协助黄花加工企业联系市内3家菜铺、4家饭店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利用休息时间走家串户宣传黄花菜营养价值,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云州黄花”主题推文18篇,累计促成订单90余单,个人渠道销售额达3000余元。其投身基层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事迹被《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专题报道。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用专业回馈乡土”的价值,也锻炼了资源整合、群众沟通与新媒体运营能力。

(二)职业发展:选调破浪 淬火成钢

2022年9月,袁江鹏以选调生身份踏上基层沃土,在堡子湾乡乡村振兴办担任专干兼团委副书记。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使命,他迅速投身脱贫户防返贫监测一线,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动态预警机制,织密“两不愁三保障”防护网;同步规范管理乡村振兴项目系统,构建“储备—实施—验收”全流程监管体系,确保产业帮扶资金精准落地。在团委工作中,他紧密协助书记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等日常工作,为基层团组织注入青春活力。

2023年7月,因工作表现突出,袁江鹏被抽调至中共大同市委组织部参与全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综合组任职期间,他深度参与起草《全市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问题整改—民生实事”四大环节。同时,他承担起全市主题教育月度任务规划重任,其制定的“四联四促”工作法(联系基层促服务、联动部门促落实、联合企业促发展、联结群众促满意)获全市推广,为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提供实践路径。

2024年4月重返堡子湾乡后,袁江鹏转战党建主阵地,历任党建办干事、专职副主任。针对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断层风险,他主抓“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储备培育三年行动工作”,建立乡贤能人库、青年后备库、返乡人才库“三库联动”机制,储备源头活水。在软弱涣散村整顿中,他创新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三联模式,推动3个后进村实现晋位升级。同时,他系统完善党建办工作机制,构建“三会一课”质量评估体系,其提出的“导师帮带+项目攻关”年轻干部培养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三)社会贡献:青春向党 奉献为民

从校园到基层,袁江鹏始终牢记“服务人民”的初心。疫情防控期间,他化身多面手冲锋在前:点对点接送养殖企业物资,保障市场供应“生命线”;下村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核酸采样,织密健康防护网;为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累计行程超800公里,用脚步丈量为民情怀。其逆行的身影成为抗疫战场上的温暖符号。

2024年11月担任二道沟村党支部书记后,袁江鹏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上任不足半年,便推动支部标准化建设实现“三个前列”: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让组织生活严起来;创新“四议两公开”程序,提升决策透明度;打造“三务公开”数字化平台,实现村务云端可查。三大举措使支部工作跃居全乡前列,相关经验在全乡进行推广,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与创新作为。

三、校友寄语

在吕梁学院的四年,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烙印。基层工作虽苦,但每当看到村民信任的眼神、听到问题解决后的笑声,就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的分量。学弟学妹们,不要害怕选择基层,那里有需要解决的难题,更有实现价值的舞台。愿你们珍惜在校时光,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