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杰出校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 > 杰出校友 > 正文

刘赫宇

发布日期:2025-05-09 作者: 点击:

一、个人简介

刘赫宇,199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2014届毕业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博士(公费双学位)。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日关系史、近代中国城市史研究。入职以来,主持省部级、校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8篇,应邀参加学术会议5场。目前借调中央宣传部工作。

二、个人事迹

(一)在吕梁学院

感觉很多吕梁学院的老师同学认识我,是从我在文体方面的兴趣爱好开始,本人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也正是从吕梁开始的。自从2010年考入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历史学专业,我很快就获得吕梁学院第一届同仁康杯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和第一届唱响吕梁市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此后又扩展了自己的多项技能,获得2011年吕梁学院校运会男子组跳高第一名、跳远第五名、吕梁学院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并参加2012年山西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获优秀奖。在毕业那一年,参加全校合唱比赛,担任领唱,历史系获得第二名。

学业方面,本人在吕梁期间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并以总成绩第二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在吕梁期间,高喜明老师、李婷婷老师、闫婕老师、赵元老师、张小萍老师,都给过我很大鼓励,是我可以不断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

(二)在民大

硕士期间,来到北京,进入梦寐以求的校园,一切都那么新鲜。我也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业。三年间曾获得1次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自学通过日语能力考试N1级(最高级),后获日方奖学金资助,前往日本法政大学进行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当然,在民大期间,我也参加了更多文体活动,曾获得校运会男子组跳高第一名,在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元旦文艺晚会担任独唱,作为学院男子篮球队主力参加了3届校级联赛,参加了北京市大学生3对3篮球赛初赛。在毕业这一年,我也有小小的收获,以初试第一、总成绩第二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攻读专门史专业博士。

(三)在人大

进入国内人文社科顶尖高校读书,是我一生的荣幸,而我也得以看到更多更高的风景。这些年的每一天我都不敢放松,始终如一、默默耕耘。四年间获得2次一等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参加学术会议6次,获得市级、校级各种奖项3次。成功申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中国学博士研究生项目”奖学金,赴爱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1年博士毕业,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优秀毕业生称号。在博士期间,我也担任导师赵珍教师的科研助手,参与各类项目研究。

(四)入职

2021年,通过激烈的应聘竞争,我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告别学生生涯,我十分享受学生称呼我“刘老师”的时刻,也深感人民教师的责任之重。入职三年间,我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学院连续三年学生评教成绩第一,并担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在学校教务处挂职一年、主动请缨参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可以说我入职时间虽然不长,但充分接触到学校运行的各个环节,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行政和学生工作经验,获得校、院领导和同学们的认可。

2024年夏天起,经校内选送,我被借调到中央宣传部国际传播局工作,事后我得知,我是学校第一个到该部门借调的老师。刚刚到部,我就得以全程参与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筹备过程,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见证了各项工作顶层设计的形成,更锻炼了自身的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还在部里负责具体事务,为国家的外宣事业贡献出自己的有限力量。

三、对母校的祝福和愿望

2010年-2014年,来到吕梁读书,是我一生难忘的事,也是我一生的幸运,这座具有红色传统的宁静小城寄存了我无数青春记忆和牵挂。尽管很多年没有能够回去了,我仍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和吕院学子的成长。11年间,有师弟师妹希望考研民大,我总是竭尽所能,给予初试复试备考全方面的帮助,我也很开心能和3位师弟师妹延续校友的身份。也有一些师弟师妹会将求职问题,或是一些人生更为宽广的话题与我交流,我也收获很多坚实的个人友谊。看到吕梁学院新校区气势磅礴,很多新的建筑物建成投入使用,我深深羡慕师弟师妹们,也为吕院的今天感到骄傲。我还记得图书馆二层自己看书学习的那个角落,现在可能坐着另一位认真学习、憧憬未来的学子,他们和无数已经毕业的我们一样,连接着吕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