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情况
张国花,女,1992年8月出生,工学博士。2014年毕业于吕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就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工程师。获陕西省航空学会自然科学奖励二等奖(排2)、中国航空学会自然科学奖励三等奖(排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基金自立项目各一项。发表液态金属轴承及其相关领域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JCR一区论文8篇,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与编写流体润滑轴承设计与测试领域行业标准3项,担任IJTS、ICHMT和JER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审稿人。
二、个人事迹
十年前,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从吕梁学院毕业,踏上了人生新的征程。回首这十年,从校园到职场,从青涩到成熟,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与教诲,也见证着我在求学、职业和社会贡献道路上的不懈奋斗。
(一)逐梦求学,夯实科研根基
2014年,从吕梁学院本科毕业,这段经历让我养成了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也让我对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带着这份热忱,我成功考入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攻读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在硕士阶段,系统学习了数学理论与计算方法,掌握了扎实的数理分析能力,这段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硕士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在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攻读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研究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在攻读博士期间,我聚焦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冷却等关键技术难题,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和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获得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
(二)职业深耕,力求创新突破
博士毕业后,我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这里,我有幸参与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的使命与责任。博士后期间,我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攻克了一些技术难关,为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博士后出站后,选择留所工作,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与专注,积极参与研究所的各项重点项目。同时,科室和团队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多项技术的落地实施,为所里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回馈社会,践行科研使命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活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分享研究成果,与同行进行深入探讨与合作,促进了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发展。
十余年的求学与工作经历,让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成长与进步。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对科研的热爱与执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攻克更多技术难题,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对母校的祝福和期望
离开母校已有数载,回首求学时光,图书馆里伏案苦读的身影、教室中热烈讨论的场景、操场上挥洒汗水的青春,皆是镌刻在心底的珍贵记忆。感谢吕梁学院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我成长,以严谨的治学精神锤炼我品格。
如今,我带着母校赋予的智慧与勇气奔赴远方。愿母校能永葆教育初心,培育更多栋梁之才;愿学科建设蒸蒸日上,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愿校园愈发蓬勃向上,成为无数学子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无论身在何方,我都将铭记 “弘毅行知” 的校训,也期待着见证母校迈向更高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