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杰出校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 > 杰出校友 > 正文

王义凯

发布日期:2025-05-08 作者: 点击:

一、基本情况概述

王义凯,男,2001年1月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届毕业生,现任职于天津六力高级中学。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连续三年获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两次获市/区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23年荣获吕梁学院院长奖及国家奖学金。学术方面,发表论文《学生本位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农村青年》2023年第3期),主持完成2023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晋绥革命根据地卫生防疫资料搜集与整理研究》,获第九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展现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实践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

二、个人事迹(成长故事)

(一)求学之路:在收获中丰盈自己

2020年秋,我带着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热爱踏入大学校园。在进入大学以后,我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2001班的团支部书记和班长,后来又在老师的支持下,连续担任思想政治教育2101班和2201班的新生学长辅导员。无论是班长还是新生辅导员,在学风建设方面,我都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班长作为一个班级的代表,状态和言行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同学的精神状态,所以我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活动,注重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同时注重与老师的沟通,及时将老师的要求传达给大家。而新生辅导员更是对新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生到来之前,我通过线上班会的形式,向学弟学妹们讲述大学的注意事项,协助班主任老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新生到来以后,协助班主任老师完成班委会和新生团支部的建立,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向同学们讲述了大学学习同中学学习的不同之处,帮助学弟学妹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也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学校的表彰,在2021年5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在2022年12月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在2023年12月获得了“吕梁学院院长奖”以及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

同时,我还担任了吕梁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会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的宣讲员,依托“学习会”的平台,通过各种主题的宣讲,让我的能力得到不断地锻炼,我也在面向不同专业的同学的宣讲中,结识到了很多的朋友。经过“学习会”老师的一系列指导,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既增强了我的理论学习能力,提高了我的认知水平,也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在学校,我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一张纸献爱心”“清洁垃圾桶,清新满校园”“新筑韶华梦,新才扬新风(2021级迎新志愿服务)”等活动,累计志愿时长39.26小时。每一次志愿活动既是能力的锻炼,也是我性格培养的良好机会。

除了在学校的活动以外,我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希望在活动中增长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眼界。在2021年暑假期间,我跟随思政系张小梅老师和董贺老师开展“印象石楼”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吕梁市石楼县开展社会调查,在与基层干部、农民、纪念馆讲解员等的交谈中,也增强了我对石楼县的了解和认识,充分了解到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给我们身边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这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实践活动,我也在这次活动中被学校授予“优秀个人”的荣誉称号。在2022年暑期,我又参加了由共青团廊坊市安次区委组织的2022年廊坊市安次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返家乡”的暑期活动中,我在廊坊市安次区审计局学习并工作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段经历是我的宝贵财富,通过基层行政单位的工作,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更加深了我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在2022年“返家乡”的暑期活动中,我又被共青团廊坊市安次区委授予了“先进个人”的称号。

科技创新方面,在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我也得到了提升。2022年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得了吕梁学院校内赛三等奖,同年10月我在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准备论文,并于2023年3月在《农村青年》(国内统一刊号:CN:11--1391/C;国际刊号 ISSN:1002--9540)期刊上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学生本位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2023年由我负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晋绥革命根据地卫生防疫资料搜集与整理研究》获得了山西省省级立项,我参加的项目《基于立德树人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研究——以吕梁学院为例》获得了吕梁学院校级立项。

(二)职业选择:从三尺讲台到心灵港湾

2023年,大学四年级的我成功面试成功一所天津的私立高中,担任思政教师并承担班主任工作。面对部分家长对“私立学校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质疑,我选择用行动回应:每天提前一小时到校,与学生逐一谈心;通过“情景式课堂”,将思政课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通过模拟“校园听证会”探讨网络言论责任问题。

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教育不仅是学业指导,更是心灵陪伴。班里曾有一名沉迷游戏的男生,多次因逃课被批评。我并未急于说教,而是以“游戏中的团队协作”为切入点,邀请他担任班级辩论赛队长。当他带领团队夺冠时,我递给他一张纸条:“真正的英雄,是在现实中创造胜利。”如今,这名学生已成为校学生会骨干。这样的故事,在我的教育笔记里还有很多。

三、对母校的祝福和期望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修行。当我们以真诚拥抱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职业成就感,更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感动。愿你们永葆对思政教育的赤子之心,既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价值观的摆渡人。记住:真正的教育不在宏大的口号里,而在每一次俯身倾听、每一句耐心回应、每一场与青春的真诚对话中。母校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素养,更是“立德树人”的使命传承——这盏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