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田野,男,1995年6月出生,2019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中共党员。现任山西省沁县杨安乡宣传委员、副乡长,主要负责农业领域工作。在校期间,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毕业后投身基层,深耕乡村振兴与青少年发展事业。他主导推动沁州黄谷子种植规模提升,荣获“第一届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在团省委权益部工作期间,策划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带动超22万人次参与全国知识竞赛,排名全国第6;助力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实现报名人数同比翻倍。暂缺工作场景影像资料。
事迹材料
田野: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新时代青年典范
田野,199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2019年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投身基层工作。他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乡村振兴与青少年发展领域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楷模。
求学之路:跨界探索,厚植实践基因
大学期间,田野并未局限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知识框架,而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学生工作,担任学生会干部并组织多场校园公益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可或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与了一项乡村建筑调研活动,亲眼目睹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与发展潜力,这让他萌生了用所学服务基层的想法。
为了更好地为未来转型做好准备,田野自学了农业经济和公共管理相关课程,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储备。2019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城市中优渥的工作机会,毅然投身山西省基层工作,开启了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职业生涯。
职业发展:从团青舞台到乡村振兴一线,创新引领,激发青年力量
初入职场时,田野被分配至团省委权益部,负责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面对传统说教模式难以吸引年轻人的问题,他大胆创新,策划了一系列“线上+线下”联动的法治教育活动。通过联合学校、社区,借助短视频、知识竞赛等形式,他成功吸引了22万人次报名参加全国青少年学法用法竞赛,使山西省在全国排名跃居第6位。
此外,他还主导了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通过搭建平台、广泛动员,使2023年的报名人数突破10375人次,较上一年度增长100%。这项活动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渠道,还有效促进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这段经历让田野深刻体会到,青年力量的激发需要创新思维与务实行动相结合。
乡村振兴:深耕田野,助力产业升级
2022年,田野调任沁县杨安乡宣传委员、副乡长,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作为“中国小米之乡”,沁县的沁州黄谷子种植历史悠久,但也面临着规模分散、技术落后等问题。田野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制定了一套“政策引导+技术扶持+品牌升级”的综合策略。
他协调农业专家团队,推广机械化种植与科学施肥技术;组织农户成立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挖掘沁州黄谷子的文化价值,推动品牌包装与电商销售。经过两年的努力,全乡谷子种植面积增长了30%,带动农户年均增收15%。这些成果获得了“第一届山西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的认可。
在宣传工作中,田野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拍摄乡村振兴纪录片,向外界展示杨安乡的蜕变。这些努力不仅吸引了游客与投资,还进一步拓宽了乡村发展的路径。
社会贡献:以青春之力点亮基层未来
无论是从事青少年工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田野始终将“服务群众”作为核心使命。在团省委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困境青少年帮扶计划,联动企业与社会组织,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与心理疏导;在杨安乡,他牵头建立了“青年创业孵化基地”,鼓励返乡青年参与特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田野常说:“基层是最生动的课堂,群众需求是最好的方向标。”这份信念驱动他在工作中不断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尾声:新时代青年的榜样
从大学校园到基层岗位,从团青舞台到乡村振兴一线,田野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故事。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更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理想、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校友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学是探索自我、积蓄力量的黄金时期。无论未来选择哪条道路,愿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社会的关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扎根基层或许艰辛,但每一步脚印都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相信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期待你们在更广阔的天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